第七百八十六章 又出差-《从1983开始》
            
            
            
                
    第(1/3)页
    “有熟悉有不熟悉的,我是相声界一个小学生,郭德缸……”
    “这位是老前辈,张文顺先生,老艺术家,京城曲艺科头一科学员,师承相声前辈佟大方先生。
    佟大方啊,家里开铜铺的,这个人很大方。”
    “这名儿这么起啊?你们家卖锅的……”
    “呵,不厚道!”
    “卖完锅抓彩您还得一缸,郭德缸。”
    “噫!”
    许非忽然发出一声,手下人不明白咋回事,老板噫了,自己也噫吧。
    于是“噫……”
    呀哈?小黑胖子吓一跳,什么毛病?
    实话实说,底下坐这么多人,他还不适应。以前最多七八十,现在有群演,有工作人员,楼上楼下全满了。
    两台摄影机对着拍,没办法,老板忽然要听相声,要求说个整段儿。
    有钱,任性,一堆人陪着。
    这年头谁来茶园啊?电视上的相声都不爱听了。
    结果看着看着,感觉还不错,不像传统相声那么旧,也不像电视相声挠人痒痒,鲜活,接地气儿。
    “老前辈,老先生,相声大鼓两门抱。”
    “学过滑稽大鼓。”
    “滑稽大鼓现在很少有人听了,当初有位前辈叫架冬瓜,是他们的授业恩师。架冬瓜收了俩徒弟,一个张先生,一个莫岐,亲师兄弟。
    80年代有部老电视剧《胡同人家》,非常火爆,莫岐在里头演个退休会计,让人印象深刻。”
    “对,当初还找我来着。”
    “那你怎么没选上?”
    “我肩膀歪啊。”
    “哈哈哈!”
    许总鼓鼓掌,百分百肯定,这小段是黑胖子新编的,拐弯抹角的拍自己马屁。
    前面小段过去,进入正文,就是传统相声《大上寿》。
    黑胖子的特点是旧瓶装新酒:
    一是把这些传统相声改编,变成现代人更能接受的段子。
    二是打擦边球,整点黄的啊,荤的啊,观众喜闻乐见。等后来出大名,这些都不说了,改成徒弟说了。
    德云社也开始饭圈化。
    这段《大上寿》,是这个时空的黑胖子改编的,跟以前听的不一样,但还是很好笑。现场观众也进入状态,不时起哄大乐。
    导演各种抓镜头,心里有数。
    “好!”
    “哗哗哗!”
    一段讲完,观众鼓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