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大王的恩情说不完-《天可汗回忆录》
            
            
            
                
    第(3/3)页
    他这锅背的不是毫无意义的,这座洛阳城还是他来管。
    “多谢秦王,在下必效死力!”
    ……
    斛思椿拿着李爽送的茶叶,离开了百尺楼,在廊下,正好碰到了正在等待的贺拔胜。当下,斛思椿很是得意的看了一眼贺拔胜,笑了一声,快步离开了。
    “太尉,秦王请!”
    贺拔胜上了百尺楼,一见到李爽,便是抱怨着。
    “秦王,你可不知道,那些鲜卑人有多难管。”
    “今儿先不聊这事。”
    李爽从一旁拿出了个盒子,放到了桌上,从中拿出一个琉璃杯,交到了贺拔胜的手中。
    贺拔胜见之,大喜。
    “秦王,这是西域来的琉璃杯?”
    李爽摇了摇头,道:
    “这是在洛阳造的。”
    “洛阳?”
    贺拔胜很是吃惊,看向了李爽。
    “琉璃制作之法一向为胡商所有,没有想到如今在洛阳也能看到如此精美的琉璃杯。”
    李爽笑道:
    “贺拔氏向为武川豪门,一路走来,功勋卓著。如今这琉璃工坊,本王欲赐予你贺拔氏,如何?”
    “多谢秦王,贺拔氏必定效死!”
    ……
    贺拔胜也离开后,侯景走了过来,问道:
    “大王,你许了贺拔胜什么了,这敕勒杂毛如此高兴?”
    “一座琉璃工坊!”
    侯景听了,明白了,道:
    “便宜这老小子了。”
    如今这洛阳的琉璃珍品,大多是从西域的胡商手中带来的,而且极其稀少,价格高昂,可愿意买的人依旧大把。
    毕竟,战乱刚刚平定,四通馆还没有建完,洛阳城中本地人都不多,不要说各国的使者商人了。
    物以稀为贵!
    李爽却是一笑,道:
    “琉璃为何珍贵?”
    侯景摸了摸头,不明所以,道:
    “精美稀少啊!”
    “若有一日,琉璃遍地都是了,还会珍贵么?”
    侯景不解,李爽没有解释,从一旁拿出了一些文档。
    均田令已然颁布,还在实行之中,等到推行的差不多了,李爽接下来要掌控的便是盐与铁两种战略资源。
    天下之盐,主要分为河东池盐、巴蜀井盐以及江淮海盐,能够大规模生产,供给天下的也只有河东池盐和江淮海盐。
    巴蜀井盐和江淮海盐李爽暂时不用考虑,因为都在南梁。
    河东池盐早些年已然被李爽掌控,并且推行了新的制盐工艺,产量大增。虽然一度因为战乱,而有所减产,不过此时,河东已定,可以稳定生产了。
    至于铁,则更加重要,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生,都与铁息息相关。
    钢铁的产量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兴衰。这个道理,放在如今也适用。
    军事上,制作兵器、打造盔甲,都需要高质量的钢铁。
    民生上,铁剪、铁锤、铁锅等生活用品和曲辕犁、纺织机等生产工具的制作也与铁的产量息息相关。
    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没有铁,效率必然大大下降。
    对于李爽来说,推行新的冶铁工艺尚在其次,如今主要的是整合各地的冶铁业。
    晋阳乃是王霸之基,不只是因为晋阳有粮,更因为并州有铁有煤,能够生产大量的钢铁。
    河东有盐有铜,若是与晋阳的冶铁业结合起来,建造铸钱炉,生产钱币,到时盐、铁、钱币三者结合,流通天下,便可强盛。
    除了并州之外,北方有煤有铁,适合大规模发展冶铁业的地方在河北殷州、相州。
    “李元忠来了么?”
    “快到了!”
    李爽拿着手中的存档,缓缓道:
    “赵郡李氏,倒是出了个妙人!”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