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学宫之中,因为老子和孔子先后担任过祭酒,因此学宫之中多有老子门徒和孔子门徒,再加上淮国本就是法家发祥地,因此三家的门徒数量最多,再加上思维碰撞之下,一些其他学派的产生。这让学宫之中很是繁荣。 子珏当初设立学宫,经过四百年的发展,愈发壮大,而思想的碰撞,学派的产生,也为子珏提供了大量气运,这种情况即便是子珏当年也是始料未及的。 此时学宫之中,两拨人正在激烈的辩论着,双方对于当今天下战乱的看法完全不同。 一方乃是孔子门徒,此时正大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天下纷争不断,乃是礼乐崩坏,那些诸侯无信,卿士无义,僭越礼仪,如此才让天下大乱,诸侯相攻,甚至卿士做大,取公室而代之。」 「若是天下人都遵守礼仪,各自安好,焉会如此吗?」 旁边的道家门徒听得此言嘲笑道:「自周公做周礼四百余年,分封天下周礼推行,可天下有安定之时吗?」 「况且破坏周礼者何人也?周天子也,天子尚且不尊周礼,更遑论让天下人遵守,此乃违背人之本性也。如此看来,礼乐崩坏,乃是天下臣民共同的意志,天下大势浩浩汤汤,岂是你一人可阻挡的?」 「那按照你说的,就不管不顾,让其顺势发展,愈演愈烈吗?届时天下大乱,纷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这就是你所谓的顺其自然吗?」儒门弟子纷纷嗤笑道。 「当用法来约束!」旁边的法家学子直接说道:「邦周自建立以来,诸国信奉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殊不知赏罚不明才是取祸之道。百姓卿士只需谄媚国君即可。」 「若要天下安定,当用法约束之。」 「赏罚分明,论功行赏,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如此人心不敢越距,天下乃安。」 儒生笑道:「若是你父犯法,你如何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