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儒生与道子-《人间最无敌》
            
            
            
                
    第(2/3)页
    人虽成圣,家国却已不再,佳人亦已逝去,了却旧事后,李词帝云游天下,行迹遍布九大洲。
    据传他最后一站,来到了这寒州。
    某個细雨潺潺的春日,于寒江边临江而眺,留下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便消失于人间,从此杳然无踪。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千古词帝,于他临江处,建了一处楼台,便是今日的落花台。
    落花台上,李往矣听着一位气质儒雅的老人,与七八位儿童,讲述这落花台的历史,有些感怀。
    若是这位李后主当年不纵情风流,而是勤勉执政,或许就不会有“最是仓皇辞庙日”,不会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也不至于“人生长恨水长东”。
    当然,那样的话,可能人间就会少一位千古词帝。
    谁知道呢?
    李往矣不打扰儒雅老人,给家族后辈怀古说今,寓教于乐。
    他领着小芊君,去楼台另一角,畅览寒江壮阔之景。
    落花台下,一处街铺里,一位四十出头的妇人,听到儒雅老人说起李词帝当年的各种奇闻逸事,却啐了一口。
    “我呸!就他也配称千古词帝?不过是一弃国违命侯而已!”
    妇人骂完嗑起了瓜子,似乎尤是不屑,又把嘴里的瓜子壳,狠狠地吐到地上。
    “周大娘子,这块梳子怎么卖?”一位年轻姑娘进店,看中了一把样式精致的牛角梳。
    “五文钱,你要是骂一句烂怂违命侯,免费送你。”
    “这……”
    年轻姑娘脸皮薄,最后还是选择了掏钱。
    从落花台下来的李往矣,刚好看到这一幕,笑了一下,领着小芊君离去。
    随后师兄妹俩,又去了寒州另一处名胜斩龙崖。
    斩龙崖也有一个很有名的传说,据说在四百年前,当时的寒州还不属于大顺,而是归属于一个小国。
    寒江下游一处野湾里,盘桓着一条恶龙,每月向寒州城索要一对童男童女,若是不及时送去,便水淹寒州八百里。
    小国力微不能制,只能上供。
    后来,城外一村妇因五岁女儿被选中,即使拼命也不能阻拦,便跑到城门之外,大骂州城所有人,又指天而骂,恨天不公。
    其声嘶哑,其喝凄厉,太守未出,天公未显,却引得一过路仙人,跨越千里而来,一刀斩杀恶龙。
    被斩下的龙首,像一座小山那么大,龙血喷射上天,化作血雨,下了三天三夜。
    李往矣来到斩龙崖前,远远地便看到一副无比巨大的骷髅龙首,横放于江崖之上。
    那巨大骷髅龙首的断口处,仍旧残留着一股精纯的刀意。
    不用施展【天人感应】神通,他就恍惚能看见,一位放浪不羁的刀客,听得村妇的怒骂,踏空而来,轻斩一刀,便让那恶龙授首,而后潇洒离去。
    从斩龙崖下来,他又去往了老船夫提到的,位于城北的闻鸡书院。
    闻鸡书院是寒州城首屈一指的儒家书院,书院山长素有贤名,几乎每个来到寒州的外乡读书人,都会去拜谒。
    然而等李往矣和小芊君过去,书院却空了。
    山长带着全院师生,效仿至圣先师,外出游学去了,只留下一个瞎眼看门老头。
    李往矣无奈,只好等下次有机会,再去拜访。
    傍晚时分,他领着小芊君,去往老船夫提到的最后一处值得一去的地方——青莲观。
    青莲观位于寒州城城西,青莲湖边。
    观主是一位跛腿老道,长相虽然有些不堪,品格却极好,一手道法更是不俗,州城内外但凡有谁家遭遇了鬼祟邪异之事,都会来青莲观求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