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均输法是王安石变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在实际历史上虽然强行推行,但在落实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落到实处,反而又滋生出了一堆贪官,成为最后变法失败的最大破绽。 这几天张斌对均输法也是认真思考过,按照王安石所言,所谓均输法,最要紧的其实就八个大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但在张斌看来,其实就是对经济制度的改革,目的是通过官控的手段,调节供求关系、平抑物价,以打击富商大贾,减小贫富差距。 可问题是,富商大贾背后全是权贵官员,而这些人布满了整个朝廷,即使有天子大力支持,但关乎到切身的利益,若没有恰当的办法,单纯强制去推行,其实早已经注定会失败。 张斌在后世的时候在国企待过,在官场上也是主抓过市场经济,很轻易便将均输法思之通透。 不过他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特别是这种经济制度的落实,不管初衷和大的方针制度有多好,但若没有注重细节,不注重方法,推行起来往往会被变形走样,毕竟自古以来再好的经也会被歪嘴的和尚给念“邪”了。 …… …… 就在张斌深处市场一线调查均输法的可行之道时,皇宫崇政殿中新旧两党围绕均输法进行了变法以来最为激烈的交锋。 韩琦纠集大批旧党大臣、宗族乃至后宫太后和太皇太后一起反对变法,这些天皇帝的桌案上弹劾王安石和均输法的奏折已经不少于一百份。 崇政殿中,宰执、两制,决定大宋国策的十几位重臣分成两派,进行着精彩的辩论,“主持人”当然是偏向王安石的天子赵顼。 “……陛下,千年以前,汉武帝听从桑弘羊的建议,推行两行均输法,结果导致大汉物价飞涨,致使百姓生活艰难,怨声载道,从此埋下了大汉走向衰落的祸根,如今我大宋正在重蹈覆辙。”韩琦作为旧党的终极大佬轻易不会发言,此时作为旧党辩论主力的是和王安石同为参知政事的文彦博,口辩之才同样是天下最顶尖的,非常清楚什么话能够让天子害怕和担忧。 果然,文彦博这话一说,坐在龙塌桌案之后,高高在上的天子赵顼便脸色一变,轻喝道:“文爱卿何出此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