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奇袭醴陵(五千)-《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1/3)页
    宋海龙是第二师特战营的营长。他是在二师成立的时候从特战队抽调出来的。
    当初从特战队选人的时候主要是看作战的技能,还有战场应变组织能力。
    特战队中有很多的能力很强,但是太过傲气,只适合做孤狼去执行一些高难度任务。
    这样的人是不会选入作战部队特战营的。
    现在淮海军的正规作战师,每个师都配备一支特战营。
    特战营并非全部出自特战队,只有骨干人员是特战队选出来。其他的士兵主要还是通过部队的比武选拔出来的。
    可以说特战营就是复兴军作战部队的狼牙,他们帮助作战部队撕开猎物坚硬的皮甲。
    战斗开始之前,第一个进入战场的总是特战营。
    他们会在敌人没反应过来之前帮助主力部队打开城池,或者是占领重要的关隘。
    他们是一把尖刀,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刻,插进敌人的心脏。
    罗霄山脉纵贯在江西和湖南之间。划开了湘江和赣江两大水系各自的地盘。插岭关就是罗霄山脉上的一个通道。它连接了萍乡和醴陵。
    此时在插岭关外的树林中。
    特战营的五百弟兄利用黑暗和树木隐藏了自己。
    他们趁着夜色摸出了插岭关。
    自从上次的冲突之后,曾国荃就将自己的“吉”字营全部搬到了醴陵。
    整个营一共一千五百人,全部驻进了醴陵县城之内,配合着城内原来的两千城防营驻守着这道江西和湖南间的通道。
    在曾国藩的叮嘱下,曾国荃派“吉”字营的士兵在插岭关方向设置哨所,观察插岭关的一举一动。
    当然曾国荃不会仅仅设置明哨的。在带兵打仗方面,曾国荃一点都不糊涂。
    在明哨的两边各有一处暗哨,三者互为犄角,哪怕两支队伍都被灭了还有一支能够回来报信。
    不过曾国荃不知道复兴军的特战队就是专业的潜伏隐蔽行家。
    湘军的这点小伎俩根本就没有办法瞒的住他们。
    “营长,湘军的明哨有一伙兵一共十人。”
    “哨所的周围设置了火堆。光线可以照到周围五十米的范围。”
    宋海龙将营中的尖子都派了上去,他们一共五十人,现在就潜伏在湘军明哨的一百五十米外。
    刚刚他已经派出了两个班去将周围的暗哨给抹掉了。
    一共两个暗哨,里面各有五名湘军士兵。
    萍乡到醴陵的官道总体上呈东西走向。两个湘军的暗哨就放在明哨的南北两边林子里。
    如果明哨这边受到了袭击,只要简单地用火光做出示警,暗哨就能够看到。
    而袭击者肯定没办法一下子将十名哨兵全部杀掉。
    只要敌人将消息传回去,复兴军想要攻城消灭装备来复枪的湘军精锐“吉”字营可就难了。
    即使能够消灭,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在这种内战中付出代价,董书恒觉得一点都不值得。
    就像他当初对刘青南说的一般,灭清就是复兴军的武装大游行,根本就不值一提。
    复兴军的对手不是满清,他们充其量只是一块绊脚石罢了,连磨刀石都算不上。
    湘军的暗哨点就是林子里的两个土坑,上面连遮盖物都没有。他们以为躲在土坑里就没事了。
    实际上在白天的时候,特战营就已经摸清楚了他们的位置。
    这两个暗哨在特战营的侦查员伪装摸到他们一百米的距离时都一点没有察觉。
    不得不说,湘军的潜伏技术太过业余。
    而特战营的侦查员早已经通过他们头顶晃动的帽子发现了他们。
    就在刚刚,两个班的特战营分别从两边摸了过去,他们两人一组,一个负责捂嘴,一个负责收割。
    很顺利的解决了这两个暗哨。
    在此过程中宋海龙一直带着人盯着对面的明哨。
    万一暗哨那边发出了动静,惊动了明哨,前出隐藏在明哨边上的两个班就会提前发动,直接讲明哨给端掉。
    “去四个组,从两侧的暗哨摸到后方一公里,潜伏下来,密切关注官道和两边的树林,防止还有落网之鱼。”
    宋海龙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拔掉这个哨所,让大部队可以跟在他们后面悄无声息地摸到醴陵县城。
    “五十米的距离。”宋海龙沉吟道。
    “换军弩吧,为了防止意外,三个人一组负责瞄准一个人。”
    宋海龙对身边的一个连长下令道。
    “好的,头,您就在这瞧着好了。”
    说着就下去准备。
    岗哨上的湘军伙长还是比较尽职的,至少没有偷睡。这个哨所就是以前的流民聚居地。
    自从上次的事件之后已经好久没有流民住在这里了。
    这些地窝子基本荒废。那些木头茅草正好拿来点火堆。
    湘军的士兵都警惕地看着在远处燃烧的火堆,似乎是火堆的后面随时会跳出一只择人而噬的怪兽。
    “伙长,你们听到声音没有?”
    向荣是这伙人中听力最好的一个。
    就在刚刚他似乎听到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而且声音的目标不止一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