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讨伐不臣-《战国一足轻的野望》


    第(2/3)页

    所以当上杉政虎的檄文传遍四方的时候,关东各地暗流涌动,北条氏康知道北条家的危机来了。

    他也开始了准备,为此,他先派人去了武田家和今川家,毕竟三家刚刚签订条约,这个时候总不会断绝关系吧?

    武田晴信得知上杉政虎以关东管领名义攻打北条家,心情就很沉重,他为啥要和北条家结盟,除了解除自己的后背隐患,同时也想北条家牵制越后。

    如果上杉政虎要是真的集结关东八国的国人搞掉了北条,那他就完蛋了,因此,他立马就答应出兵支援的事情。

    至于今川义元,原本是想置之不理的,不过在太原雪斋的劝说下答应出兵。

    这一下,整个关东都要闹腾起来了。

    三月初,义长便带着一千常备足轻,大筒三木的炮队,以及杂兵五千,共计六千多人从北信浓进入越后。

    政虎率军一万,与义长汇合之后,就南下,先期与长野业正的军势汇合,如此联军超过两万。

    面对如此强大的军势,上野国东部投降于北条家的国人纷纷反正,参加政虎的联军。

    不仅是上野,同时还有下野、下总、常陆等国家的国人纷纷领兵前来汇合。

    北条家见联军势大,不得不收缩兵力于小田原城。

    小田原城经过北条家几代的修缮,哪怕是城下町外围都修了城墙,城墙上的箭撸也是密密麻麻的。

    历史上,上杉政虎呼朋唤友码人十万,围困小田原城一个月未能攻克。

    这一次上杉政虎喊来的人不多,也就八万多,已经有投靠北条家的那波氏和赤井氏被政虎击败。

    原本这两家是要被政虎给饶恕的,结果上杉宪政知道后,连忙跑来上野,亲自下令灭了这两家,而这两家的领地,就暂时归于长野业正管着了。

    话说,上杉政虎八万多大军在小田原城外布阵,而北条氏康在城内等候联军的攻城。

    北条氏康对于小田原城的坚固程度还是心里有数的。

    如今在小田原城里,有北条军一万多人,加上武田今川两家的援军,人数也有两万。

    北条氏康看着城外的山头上,满山的树木似乎已经被旌旗拦住了,场面很是壮观。

    他回头说道:“你们说,上杉政虎需要多久能攻破外丸?”

    作为北条家的第一猛将,人称“地黄八幡”的北条纲成说道:“主公,让臣下在外丸守着,只需要一月时间,上杉政虎必定退兵。”

    说起来北条纲成的父亲是今川家的重臣,可惜,他父亲福岛正成被甲斐的原虎胤讨死,还有忠臣带着北条纲成逃出了骏河。

    这其实有关于今川家的花仓之乱,有传言是福岛正成参与了这次叛乱,不过资料显示福岛正成在大永元年(1521)就死了。

    比起几年之后的花仓之乱,时间上就对不上。

    不过福岛家参与了花仓之乱,并且是今川义元的对手。

    如此,名为胜千代的北条纲成跑到了北条家做了家臣。

    而且在河越城,仅以三千人抵挡了上杉宪政的数万大军,在防守方面很有心得。

    对于北条纲成的信心,北条氏康还是很放心的。

    一旁的北条幻庵对此说道:“敌军的人数虽然是最大的优势,同时也是劣势,这么多人,粮草的压力很大,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多目元忠点头道:“只需要守住前面一段时间就好了,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石久攻不下,士气必然衰落,而且敌军本就是联军,只要时间拖得久了,就会有不少人有了别样的心思。

    联军看起来势大,其实也容易四分五裂啊。”

    北条氏康十分欣喜的点头道:“哈哈哈,凭此坚城,我军立于不败之地!”

    与北条家信心满满不同,上杉政虎的幕府里,各国人按照势力大小分别落座,当然这里面还有是仇人的,相对而坐。

    至于义长则是坐在下首第一个位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