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甘露元年诸葛诞举兵,王昶占据夹石,逼近江陵,牵制着施绩、全熙,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诸葛诞被杀后,朝廷下诏说从前孙膑辅佐赵国,直逼大梁,西部兵力大举前进,也形成了东征的趋势。 为王昶增邑千户,加上以前所封,共四千七百户,又升至司空,仍持符节,都督诸军,可惜甘露四年去世,谥号穆侯。由其子王浑继承爵位。 王浑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人,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名臣,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孙、曹魏司空王昶之子。 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帐下掾吏,高平陵政变之后被循例免官,不久复出,历任怀县县令、参军、散骑侍郎等职,并袭封京陵县侯。 西晋建立后,改任扬烈将军,之后又担任东中郎将、征虏将军、豫州刺史等职,积极筹划伐吴方略。 咸宁五年与杜预等奉诏伐吴,率军从横江出击,屡战屡胜,次年吴国灭亡,王浑升任征东大将军,晋爵京陵公,后入朝为尚书左仆射。 太熙元年升任司徒,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加侍中衔,楚王司马玮杀司马亮时,曾有意寻求王浑的支持,但遭其严词拒绝,司马玮死后,王浑复任司徒,加录尚书事。 王浑曾任大将军曹爽的掾属,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爽,王浑循例遭到罢黜,尔后复出,先后任怀县县令、参安东将军军事、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 甘露四年王浑的父亲王昶去世,王浑承袭其爵位京陵侯,咸熙年间,改任越骑校尉,泰始元年十二月、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予司马炎,西晋建立,王浑加任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 他在徐州刺史任内曾开仓赈济饥荒,而深得人民信赖。后来,王浑又转任东中郎将,监淮北诸军事,并镇守许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