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要再回去-《宋胆》
            
            
            
                
    第(2/3)页
    江璆是江钲的族兄,伯父江万里的长子,江氏十二斋之首。
    众人闻之,无不错愕,“只...只剩玉斋先生...一人独支了?”
    要知道,离宋之时虽也艰难,但两广义民还是心心向宋的。有十几支义军处处开花,声援宋廷。
    怎么只出来一年多,竟衰败至此?
    “还有......”谢明继续道,“履善公、君玉公、伯厚公三人及家眷皆被元人递送大都。元帝欲降三人,可是诸公皆是节义无双誓死不降。小人得来的消息,元帝已经生出杀心,欲杀履善、君玉二公,以慑天下。”
    履善公便是文天祥,君玉公是张珏,而伯厚公便是王应麟。
    前两位不但是大宋的肱骨之臣,更是宋人的精神寄托。
    而王应麟则在文坛地位超然,与文天祥、谢叠山并称大宋文坛领袖也不为过。是读书人的榜样。
    听到元帝要处死文天祥和张珏,陆秀夫痛哭闭目,老拳紧攥。
    “是秀夫害了履善公啊!当初要不是我与文履善政见相左,调他去总领陆路义军,又怎会落得今日下场!?”
    江钲等人听罢,连忙上前安慰,“君实说这些又有何用?文相早就做好了取义面仁的准备,他是不会怪你的。”
    “唉!!”张世杰也是长叹,“也可怜了张君玉,不世将才!独守巴蜀三十余年,百战不败,未许元兵寸进。若他来总领军务,大宋何愁复国无期!”
    一旁的赵维却在暗暗皱眉,张珏到了大都?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张珏于重庆被俘,在押解去大都的路上自刎而亡,至死不曾屈服蒙元。
    而如今的历史,张珏还活着,说明...他看到了那封信!
    是的,在离宋之前,赵维曾经依照脑袋里那些不知道从哪来的记忆,让冉安国派人给张珏送了一封信。告诉他不要寻短见,苟且活着,落款还盖了赵昺的御印。
    看来,张珏不但收到了,而且还遵从了信中之托。
    只不过,赵维没想到,还是难逃一死吗?
    几个相公在那自哀自怜的,赵维实在看不下去,几步冲到谢明身前,“还有别的消息吗!?”
    他想把这篇赶紧翻过去。
    “有!”谢明点头,“小人此来,历尽万险,就是为了告诉官家......”
    “告诉官家什么?”
    “不要想着回去,回不去了!而且,要早作打算,元军快则一年,最慢五年,便可杀来!”
    “什么!?”赵维眉头一皱,“这么快?”
    ......
    ————————
    在赵维的判断中,不可能这么快!
    因为除了浩瀚海洋,还有一道屏障可以让大宋多几年的喘息之机。
    那就是——日本!
    元朝想追到美洲来,日本是他无法跨越的一道鸿沟。
    以当下的航海能力,必需要以日本来做跳板,补给中转,才有可能越过大洋。
    可是,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蒙元从未征服过日本。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元朝一共打过两次日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