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机遇悄然而至-《重生之1988》


    第(3/3)页

    可接下来姚兰的一句话,却让他深感蜀州之行的必要性。

    “你是我见过的第二个对国库券这么感兴趣的人。”她笑吟吟地说。

    杨卫成稀奇地跳起眉头:“哦?是吗?那第一个是谁?”

    这年头,竟有如此具有前瞻性的人物!杨卫成非常迫切地想要去结交。

    “我姐夫,哈!”姚兰道。

    “敢问您姐夫尊姓大名?”杨卫成更激动了。

    “沈向前。”姚兰说。

    姚梅笑道:“快别提我家那个疯老头了,好好的正式工不当,也不来帮我做生意,整天买这报纸那报纸。把家里所有钱都买了国库券,要不是我拦着,连我做生意的钱都拿走了。”

    经姚兰这么一说,他的确想起几十年后金融界的一位风云人物来。

    虽说杨卫成重生前只有22岁,但是他父亲杨卫宁一直在研究股票、基金。

    并且在下岗之后,一把年纪跑去交易所当实习生,和一帮20多岁的年轻人抢饭吃。

    耳濡目染,杨卫成对金融也比较敏感,高考也报的相关专业。

    可惜,杨卫宁虽然对金融感兴趣,却是没有发财的命,几次股市动荡中,没到倾家荡产的地步也差不多了。

    根据父亲所说,那位大佬号称沈百万,就是在88年这个时期前后敏锐地捕捉到机会,从而飞黄腾达。

    沈向前,沈百万,莫非是一个人?

    杨卫成心脏狂跳,第一个真正的机遇来了!

    “好,我去!”杨卫成点头。

    那姐俩非常高兴,给杨卫成留下地址,吃过饭之后依依惜别。

    回到旅社,杨卫成发现林青山已经退房离开。

    他心里仍旧忐忑,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救到林青山,挽救林溪命运?

    一切,只能等到半年后再看结果。

    晚上睡前卧谈,李东问:“卫成,你真打算去蜀州?”

    “嗯!”杨卫成枕着手,盯着黑暗中的天花板,若有所思地答道。

    “吓,蜀州很远吧?有舟市到昆北三倍那么远吧?”李东惊讶道,“火车得坐多久啊?工作怎么办?”

    “辞职。”杨卫成想了很久,回答道。

    李东不言语了,杨卫成知道,这好兄弟已经被震惊之浪拍晕在沙滩上。

    这时代,人们安于吃大锅饭,集体生活才有保障。

    像姚梅夫妻俩那种辞职干个体的,是极少数,被认为不务正业。

    翌日,他们又在这附近收购了一些,将手里的现金全部兑换成国库券,只留了部分路费,而后匆匆赶回中海交易所。

    5000元国库券,最终被他以123的价格售出。

    昆北之行,两天两夜,又是2500元巨款到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