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拔刀-《英鸾》
            
            
            
                
    第(2/3)页
    年华藏的脸更黑了,瞥了一眼两位损友没好气道,“当年的他的速度还没这么快。”
    是的,没这么快。
    刚刚李文曜刀快的连残影都看不到,简直就像是断片了一般。
    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不仅依旧执着于此招,还更加精进了。
    年华藏看着高台上云淡风轻的男子心头一紧。魏远的水平不差,平日在太平山房和他对战都要一番苦战,却如此轻易地败于李文曜手下。
    如果今日在台上的是他,他还能接住这招吗?
    “是公主当年的成名招数啊……”洪山感叹道,“这样吃力不讨好的招式,恐怕就只有文曜能坚持下去了。”
    是啊。
    段立峥脸上也露出钦佩的神情。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说的就是公主的拔刀术。
    在公主之前,修行界从未正视过这种用于偷袭的小道。
    是公主在十五岁的时候,用这样的拔刀术击杀三名登极中期开始,这种招式才震动了整个修行界。
    无人想到这种以拔刀出鞘为起始状态而展开攻击的剑术刀法居然能有那么强的威力。
    之后有无数修行者想要模仿,但后来发现这种拔刀术如果不够快简直就是鸡肋。
    不能主动发动攻击,一旦被察觉到意图更是和靶子没区别。
    就像是在两年前,年华藏和李文曜那一战,李文曜的实际境界高于年华藏,但因为他当时执着于这种华而不实的刀法,最终被打败,与案首之位擦肩而过。
    这种刀法据说要重复拔刀上万次才能有所突破。
    对于忙着突破境界准备武试的少年人来说简直难以想象。
    所以这种刀法在公主死后也被称为钝刀。
    拔刀到刀都钝了才能练成。钝同笨,讽刺只有笨人才去学这样的刀法。
    太平山房的次席被从后面抬下台,虽然剑断了,但看上去性命无忧。
    当然除了性命以外的东西有没有出事就不知道了。
    而现在,那个笨人正握着刀柄一步步走下高台。
    男子的神情一如既往的平静。
    而高台下的学子们却不自觉退后一步。
    因为李文曜性情温和,也不争强好胜,当年在段立峥离开紫阳书院后被选为下一任首席时,曾有许多学子不服。
    而在县试败给年华藏后,更被嘲笑堂堂紫阳书院首席败给太平山房首席,实在是给紫阳书院丢脸。
    他就这样一路背负着骂名和质疑,一意孤行磨练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笨拙招式。
    直到今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