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诗无寐20-《怀璧》
第(2/3)页
他背身而走,身影在晦暗的天幕下被无限拉长,天上的黄昏暗光如同一道无形天堑刺入二人之间。他一往无前地走入越来越暗的天穹下,而林雨若放下帘子。
林雨若想,还是等一等师兄回来用膳吧。其他人不等,她总应当等一等的。
毕竟是她阿爹的学生,毕竟是救她性命的英雄,毕竟是初见那日、宰相府中凉亭中温润如玉的洛阳才子韦江河。
--
若世间能将同时发生的事至于同一张图中,我们便能清晰看到如下这般有趣的画面:
蜀州铁像寺中,徐清圆双手合十,祷告晏倾的婚姻幸福;
晏倾紧接着跪下,祝福徐清圆的愿望成真;
韦浮坐于老吏头寒酸的屋子里,一边命卫士打杀这人,一边命卫士掘地三尺,找这人可能藏着的东西。
老吏头痛呼,破口大骂,污言秽语不断,又被卫士堵住嘴。老吏头怕了,艰难匍匐,爬来抱韦浮的腿,求韦浮宽容,又被卫士重新拖回去。这样可怜的老人,连卫士都心生不忍,而韦浮只是淡淡擦了擦脸上溅到的一滴血。
终于,屋子被翻尽,老吏头死于棍棒下,卫士们无措看韦浮。
韦浮下令:“剖尸。从他身体中找。”
卫士们心悸于韦浮的心狠手辣,却更不敢拖延。而他们终于从这人的膝盖找到了一块铁片,也找到了铁片中夹着的有些发霉的纸条。
韦浮慢悠悠打开这个连林承都找不到的秘密。
--
蜀州锦城,离开了铁像寺,天已入昏,徐清圆和晏倾缓缓行于街道上,返回刺史府。
他们在街巷口遇到说书人,许多百姓围观,听得津津有味,他二人便也站在外围,好奇这说书人说的什么故事。
蜀州是皇帝、宰相的势起之地,这里说书的故事,大约都和这两位脱不了关系。今日这说书先生不说宰相,只讲大魏开国皇帝的文韬武略,神勇无比。
徐清圆觉得有趣,便也听了很久。
这说书人画风一转:“当朝陛下之神勇大才,也就旧国的太子羡也堪一比。”
晏倾睫毛动一下,低头看徐清圆。果然,他见到徐清圆一听说书人这么说,虽然她尚文静,却嘴角动了动。
像是一个撇嘴不认的动作,但她是大家闺秀,她并不会做那么没礼貌的动作。这撇嘴幅度,便小的可怜,只有晏倾看到了。
晏倾失笑,心想她是多讨厌太子羡呀。
蜀州虽尊崇皇帝,却对太子羡也很有好感,百姓们并不拒绝太子羡和他们威武的皇帝相提并论,但也要说,太子羡不如当朝皇帝。说书人抓住他们的心理:
“太子羡少年神童,苦于国之大势,他力挽狂澜而不得,这终究不是他能救的天下。正是他赴死了,才有我们陛下的英勇。若他晚死几年,我们陛下说不定和他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不知那时又会是何情形?”
众人唏嘘。
庭中中有人开口:“你们没听说过吗,有人传说,那太子羡没有死,还想着复国呢。”
本来已经意兴阑珊想拉着晏倾离开的徐清圆闻言驻足,向那些沉迷于传奇故事的百姓们看去。
百姓们对于太子羡非常感兴趣,很快抛弃他们敬爱的皇帝陛下,讨论起太子羡有没有死:
“这样的少年天才,死了确实可惜。但是他活着的话,并不是好事吧?他要是活着,咱们陛下岂不是窃国……啊!”
“他要复国的话,那就又要起战乱了。希望他真的死了,别再折腾天下了。”
“你们懂不懂太子羡啊?他怎么可能复国?他就算真的活着,他也不会复国啊。你们忘了他是为什么死的吗?是那南蛮国要他以死谢罪,才肯退兵,他就真的赴死了……这样的人,你说他即使活着,怎么可能再掀战乱,搅得天下不宁?你们太不了解太子羡了!”
“你才是胡说!那可是皇位!如果我是太子羡,我就复国!”
众说纷纭,各有道理。
有人坚持太子羡一定会复国,毕竟那曾是他的天下;有人坚信太子羡对民众天下的悲悯,料定太子羡即使活着也不会再想皇位。
太子羡是何品性,终究活在人们的臆想中。
徐清圆扯了扯晏倾的袖子,低声:“我们走吧。”
晏倾淡淡“嗯”一声。
--
二人依然行于街上,夜火亮起,灯火渐次,时而有小儿欢笑着从两人身旁穿梭而过。
徐清圆拢住手臂,垂着眼。
她轻声问晏倾:“你听到他们方才说的话了吗?”
晏倾没回答。
徐清圆已经习惯他经常会听不到她的说话,以为他这次又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而没有听到她的话,便只自言自语:“太子羡其实有些可怜。”
这是徐清圆第一次用这种语气评价太子羡,晏倾不禁低头看她。
徐清圆:“他似乎过得一直很不快乐,一直在生病,一直操持国事,后来灭国之罪也到了他身上。他经历了那么多的苦,却好像依然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终点。世人赞誉他的时候,其实也不是空穴来风。
“明明大家都叹息灭国,但是好像谁也不忍心责怪太子羡。因为他已经做了很多了,大家都看在眼中。世人好像给了他疑似公允的评价,但他依然很不快乐,依然赢得了那样的结局。
“听说他是闷棺而死。那样是不是格外痛苦?”
晏倾睫毛颤动,目光平平望着远方。
闷棺而死的痛苦吗……他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时间一旦流走,一旦过去,他的呆病会带走所有的感觉。
晏倾说:“他也许没想过那么多,也许根本不痛苦。”
徐清圆摇头:“我虽然对他有些怨,正如我怨我爹一样。但有时候我也不是那么不讲理,我觉得,即使太子羡还活着,他也应当不会复国。世人应该放过他的。但是他当年若是活着多好,他活着会是另一番景象。”
晏倾眼睛颤了颤,袖摆微扬,并未言语。
徐清圆:“清雨哥哥你觉得呢?”
晏倾沉默很久。
二人在街上走,好久徐清圆才听到他回答:“如果真要有人死,死太子羡一人,换其他所有人可活。死便死了,也无不可。”
徐清圆停下脚步。
晏倾回头看她。
她盯着他眼睛半晌,伸手轻轻将他袖子握紧,攒于手中。她心中忧惧,又刻意藏住。
清圆望着他:“幸好你不是太子羡。”
一片水落在晏倾睫毛上,他目光迷了一瞬。他没有看清她的神色,只影影绰绰间看到周围百姓人家亮起的火烛,烟火人间甚美。
徐清圆的声音落入他耳中:“我舍不得你。”
那片水化掉,晏倾眼前重新清明。他脸颊不受控地绷了一下,心头也重重被击。
他立在街市繁华中望着她,见她仰头托手,惊喜而笑:
“清雨哥哥,下雪了。”
晏倾只沉默看着她——
到底经历多少苦难,捱过多少艰辛,才能求得后半生的顺遂?
他早已不想那些,不需要那些了。
他在神佛前许愿,将他所有的运气,给予他心悦的女子吧。她想要什么,便给她什么吧。
他不能身随她侧,不能伴她长行,却依然希望她过好这一生,和他完完全全地不一样。
诗无寐21(会娶徐清圆,夫唱妇随?)
韦浮从老吏头冰寒的茅宅出来后,天地至白,正逢大雪。
他非常冷漠地吩咐卫士将死人草草埋了,就负手向驿站走去。这里死了一个人,少了一个人,对于范阳整个官署机制来说,却都不重要。
不会有人为老吏头伸张正义,不会有人来质问韦浮发生了什么事。
人命轻贱,如何如何。
韦浮负手走在雪中,漫漫清雪覆着他冷薄的容颜,将他衬得更如一尊冰人般。杀人让他觉得恶心、肮脏,这雪越来越大,却无法掩藏他的罪恶。
他袖中的手捻着一片薄薄的泛黄的、快被腐蚀的纸片。那纸片像是从什么上面撕下来的,是一个公章。
韦浮辨认许久,才认出那公章上的一个“乔”字,其他字迹都已经模糊,看不清了。想那老吏头将这纸片藏于自己的身体中,用来当保命手段,最终却仍为这纸片而死。
若是知道迟早是个死字,若是早知韦兰亭的儿子是如此一个目无法纪的疯子,他当年可还会伙同其他那些人,造成韦兰亭的溺水而死?
雪落在睫毛上,韦浮低头微笑。
“师兄,你回来了呀。”婉如黄鹂的少女声将韦浮从自己的思绪中惊醒。
韦浮抬起头,看到驿站中自己所住的屋门外,稀薄青石阶上,林雨若抱臂而坐,娇俏面容被她放于一侧的灯笼照得盈盈一派,石榴裙裾绯红若火,猎猎正燃。
这却是温暖的,光华的,和雪、韦浮都不一样。
提着灯笼的少女见韦浮只望着她而不语,面上的冷淡还未曾融化,她急急忙忙站起来,对他露出笑容。
她曾经很习惯自己兄长林斯年对自己的厌恶淡漠,而今韦浮只是神色淡一些,并不能打倒她。
林雨若笑盈盈:“师兄回来的这么晚,好辛苦。我在灶房温了饭菜等师兄回来一起吃。我这就去安排。”
她拍了两下手,便有小吏站在廊角口向两人行了礼,转身去端食物了。
韦浮慢慢走上前,推开了自己的屋门,林雨若才跟他一同进来。
韦浮站在一旁,以一种漠然又古怪的视觉看这位宰相爱女忙前忙后,像只小黄鹂一样活泼无辜,在他身旁跳来跳去。她时而偷看他一眼,对上他的凝视后连忙移目。
韦浮看到了她躲闪目光,微红脸颊。
他再次捏了捏袖中的纸张。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去一趟蜀州,见一见晏倾和他真正的小师妹徐清圆。
他母亲的死和那边的事分明扯上了关系,不然林承不会下令让他杀了老吏头。他从老吏头身上搜到的这个纸条,不知道又能拼凑过一个什么故事。
但是他奉命来和南蛮使臣团谈判,迎接使臣团入长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他一举一动都被会林承发现。
谁能帮他藏住这些窥探的眼睛呢?
林雨若正紧张地张罗着食物,生怕韦浮因少了一餐而久积成疾。她将一盘盘食盒放在桌上,让仆从们下去,自己再亲自将饭菜端出来。
她向后退一步,正想欣赏自己的杰作,后背撞上了一个人。
身后青年身上的气息让她心慌,她忙要道歉退开,韦浮慢慢开口:“小师妹不必回头,我与你说几句话。你回了头,我反而会生愧,开不了口。”
韦浮停顿一下:“我是有些对你不好了,你若拒绝,我也不会怪你。”
林雨若怔忡片刻,正襟而立,认真答:“师兄救了我,师兄要我帮什么忙,我都愿意。”
韦浮慢悠悠:“任何忙都可以?”
林雨若:“……起码不能于国有害,害人性命吧。”
她听到身后青年轻轻笑了一声,华贵清矜,听得她耳热。
林雨若小声:“救命之恩,当……以性命为报。”
韦浮:“我不要你的命,你帮我这个忙,日后你我两清,你也不必再觉得自己欠我什么情。我会将你置于什么境界,待我事成后你也许仍不知道。但我心知你会做出什么牺牲。所以帮不帮随你,师妹可以多考虑两日。”
他退开要走,林雨若忽然转身,握住了他袖子。
他低头,林雨若仰望:“不妨说说什么忙?”
韦浮:“其实也简单。这两日,我会加快进程,和使臣团谈判结束,双方相携入京。但是我有些事要离开,不会跟你们一同走。我需要小师妹帮我遮掩,帮我证明我一直与你在一起,你还得防着那云延王子,不让他知道我已经离开了。
“你是宰相之女,有心任性的话,他人都不敢阻拦。你要尽可能拖慢进京的行程,我会尽快返回,在入京之前回来。”
林雨若懵而眨眼。
她问:“我要如何帮师兄你遮掩,证明你一直与我在一起呀?”
韦浮目中生笑,几分促狭地对她眨了眨眼。
男女之情,是最好的借口。他光风霁月之形容,便是与宰相之女生出几分暧、昧,他人也不会觉得奇怪,甚至还会乐见其成。
只是这对林雨若不太公平,全看这位女郎如何选择。
可是韦浮嘴上如此说,心中却知道林雨若一定会帮他——她对他有爱慕之心,又善良得连林斯年都能原谅,不是吗?
--
蜀州的刺史府中,月上柳梢,晏倾刚吃了药躺下一会儿,便有人敲门。
风若坐于地毯上玩着九连环,听到敲门声十分不耐:“天天敲门天天敲门,都不让我们郎君休息一下。不开门!”
晏倾用帕子掩口,咳嗽着披衣,声音微虚:“风若,去开门。”
风若十分不情愿,郎君的病在他看来,一日比一日严重。偏偏那些人根本不体谅,说不定还盼着郎君病得更重些……风若愤恨之时,听到门外徐清圆柔甜的声音:
“晏郎君,你睡了吗?”
风若一愣,立刻一阵旋风似的扔了手中九连环,冲过去开门。
晏倾坐于榻上,半晌无话,心里些许不是滋味。
他掩盖好了自己的失意神情,披上一灰青色缎袍,便出了里间。他到外舍门口,果然见到风若正和门外的女郎说话。
徐清圆披着素色外衫,着一件紫色绣花抹胸长裙,长曳至地。晚风徐吹,她在屋门前灯笼光影下,亭亭玉立,那裙裾上所开的片片花叶,仿佛跟着蜿蜒至人心口。
只是风若的神色不太愉快。
风若还要说什么,晏倾已经出现在了门口。
徐清圆与他四目对上,他目光躲闪一下,避开她的美丽;她目光同样躲了一下,避开晏郎君的衣容微散。
晏倾说:“徐娘子要寻风若说话吗?人多口杂,你们最好不要去外面。我将屋子让给你们……”
徐清圆哪里是找风若,惊愕十分:“不不不,郎君,我是找你的。”
晏倾吃惊,看她一眼。她最近总是找风若,两人嘀嘀咕咕地凑在一起说话。
晏倾私下也想,是不是风若活泼开朗,比较能讨她喜爱?想她也不过堪堪双九之龄,心性不定,更爱开朗活跃的郎君,也不难理解。
可她怎么会是找他呢?
晏倾微茫之下,徐清圆硬着头皮进屋,迎向晏倾。晏倾步步后退,被她几步逼进了屋中。徐清圆一转身,关上了身后的屋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