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明教入川攻防战-《北宋的无限旅程》


    第(2/3)页

    宋朝自立国之后,为了抵挡西夏和辽国,所以历代的兵力不断增长,宋太祖时期大概三十七万左右,仁宗时增长至一百二十万左右。

    时至今日,在徽宗皇帝‘兢兢业业’的治理下,全国军队数量达到一百多万,但是其中‘内外禁卒马步军凡万人,承平既久,阙额三分之一,失于招填。’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一万人少了三分之一,也就是六千多,所以大宋的真正兵力只有几十万而已。

    北方为了防御强大的辽国,大宋在陕西、河东、河北三个方向部署了大军,为了攻伐西夏又在陕西五路,这五个相互支援非常困难的地带也部署了重兵。

    本来兵力就不多的大宋,除去防御西北两个方向和保护东京城的军队外,留在各路州府的就多半是数量不多,还没什么战斗力的厢军了。

    川地驻守的都是那些擅长干活,疏于训练的厢军,而进攻方则是拼死求活的二十万方腊叛军,这场仗还没有打,很多人就猜到了结果。

    就在北方辽国的天祚帝被金兵追的屁滚尿流之际,方腊的大军也出现在了夔州的大溪口。

    夔州知州郑思广闻之反贼方腊大军到来,连忙亲临瞿塘天险,构筑工事加强防御,厢军指挥使吴发率五千士兵扼守。

    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自古就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的美称。

    方腊遥望长江对岸的数千宋军和那三条悬于半空中扯掉了木板的铁索桥,虽知这次进攻这等天险必然会损失惨重,但后有童贯,张书夜等人的追兵,唯有向前一条活路。

    “进攻!”方腊咬牙下令。

    二十万明教大军所有的弓箭手都立于岸边,弯弓搭箭向对面攒射,掩护着那些抱着木板和兵刃,拼死冲向三道铁索桥的士兵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