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那又如何呢。 太平公主并不在乎,因为她的眼中,李绚已经足够耀眼,如今不过是更加令人瞩目了而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鼓乐轻响,曼妙舞娘的身姿已经逐渐变得舒缓。 乐停舞退,众人的目光再度落到了皇帝身前。 诸王退,诸公主,诸公主子嗣上前,恭祝皇帝新春安康。 薛绍,裴景贤,窦希琬三人跟着上前。 其他韦湑,崔璩,杨执一,郑良文,卢垣,杜鹏举等人,都只能在后面看着,他们现在还没有近前的机会。 …… 李绚坐在桌几之后,微微的松了口气。 他敏感的察觉到,两仪殿中的众人的焦点逐渐的落在了太平公主的身上。 太平公主也开始逐渐有些坐卧不安起来。 诸王,诸公主,诸相,诸大臣,相继向皇帝行礼,恭贺新春安康。 皇帝也各有赏赐,李绚之前就又得了一把御钱。 这回他就不愁回去给亲友家的孩子送礼了。 李绚抬起头,目光落在对面的太平公主身上,太平公主察觉到李绚的目光,抬头看来。 李绚的眼神已经变得温和鼓励起来,太平公主这才松了口气。 皇帝在场,彼此进酒相互克制,只能和左右举杯,至于更远只能点头示意,无法高呼。 等到歌舞彻底停歇,无人再上前恭贺,李治这才轻轻的将酒杯放在桌案之上。 抬头看向众人,殿中所有人已经全部安静下来。 李治神色宠溺的看了太平公主一眼,这才开口说道:“今日有诸位少年英才在此,都要参加明年的科举,朕今日便考教一下,若是能有所成,必令两京斐然。” “臣等多谢陛下恩典。”众臣拱手,与此同时,崔璩,卢垣,郑良文,韦湑,裴景贤,薛绍,杨执一,杜鹏举,窦希琬等人相继站了出来。 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京兆韦氏,河东裴氏,河东薛氏,弘农杨氏,扶风窦氏,大唐顶级世家大半在此。 赵郡李氏也有人来,不过为了避免让人误会,他们就没有上前。 毕竟这是皇帝在挑女婿,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都不会往前凑的。 至于太原王氏和河东柳氏,他们如今都没有资格往前凑,甚至已经没人有资格出现在今日宴会之上。 李治朝后面摆摆手,一名舍人已经将一只金托盘捧了过来。 李绚从托盘之上,取出一只红底金丝的香囊,打开,取出里面的纸条,看了一眼,然后才沉吟说道:“《管子·牧民》有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今言四维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稍微停顿,李治的目光落在李绚身上,点点头,说道:“南昌王前言,以忠为根本,写了一篇《汉论》,如今朕以孝出题,望诸卿能够灵光碰撞,各写一首诗,来写孝。好了,来人,笔墨伺候,上香,一炷香的时间,朕要见到诸卿佳作。” “喏!”崔璩,卢垣,郑良文,韦湑,裴景贤,薛绍,杨执一,杜鹏举,窦希琬九人同时拱手。 其中有人神色平静,有人则是微微色变。 这一局,可不容易啊。 一炷香的时间写一首诗,不难,难的是让皇帝满意,让群臣满意,让公主满意。 众臣的目光落在九人身上的同时,也忍不住的看向了太平公主。 都能看得出来,皇帝出的这个题目,实际上是太平公主所出。 不拘泥于小儿女的情情爱爱,而以孝为题,太平公主的确是皇家典范。 …… 武后的目光从太平公主的身上落到了李绚身上,满意的点点头。 这件事是她让太平公主去找李绚的,李绚给出了建议,但抉择的权利却落在了太平公主的手里。 对于李绚的应对,武后深感满意。 如果太平公主足够敏感,就能够敏锐的察觉到这里面蕴含的为臣之道。 不过可惜,太平还很稚嫩,很多事情看得不够深。 武后的目光落回到殿中央的九人身上,如果单从外貌而论,身形挺拔,相貌俊朗的薛绍,无疑是最出色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