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开元四年,正月初一,天下大朝。 太极殿中,一身紫袍的欧阳通,神色肃然的拱手道;“臣,侍中,欧阳通启奏: 开元三年,政通人和,百姓安乐。 户部共收缴税粮约一千四百万贯,吏部罢黜不良,不能,不贤,不廉官员一百二十四人,有年迈致仕者五百二十六人,贬……” 坐在御榻之上,身前的冕旒轻轻晃动,李绚神色依旧平静。 官方文章,风调雨顺不成,便改为政通人和,到了李绚这里,开元三年的年度工作报告,依旧做的花团锦簇。 话虽然如此,但开元三年,一年洪水之下,天下税粮的征收,依旧在快速的恢复当中。 哪怕有多地被免税,多地调税粮支援,整个大唐朝廷,岁入比开元二年依旧多了一百万贯。 到达了一千四百万贯。 这让李绚,还有更多知晓今年可能有旱灾的群臣,着实松了一口气。 另外,去年因年迈致仕的官员,比去年多了一百人。 可不嘛,一整个夏秋,都在水里来水里去的,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得了的。 当然,这也会让更多的人进入官员体系当中,荫官,流外转流内,还有科举…… “……开元三年科举,共录取新科进士二十七人,另有各级荫官五十三人,从兵部调转官员五十九人,流外转流内,三百八十余人。”欧阳通几句话,将去年新任官员的来历说清清楚楚。 李绚微微点头,天下之大,流外官转流内官,是最主要的。 然而这些流外转流内,依旧有不少是荫官,其他多是地方的各级胥吏,这些胥吏大多又是地方豪强。 如今一级一级升迁轮转,天下所有人全都掌握在了李绚手中。 至于说荫官,其实便是整个朝中,也只有五品官的子女,才会被荫为九品散官。 吏部荫官试的时候,依旧会降职一等,授流外一等,三省令史,九寺谒者,五监录事、各署典书等等。 只不过在流外转流内的时候,身上有散官的,都会在第一序列列入考量。 “……开元三年,刑部理案两千八百件;工部整修道路桥梁堤坝二十五万米;礼部掌天下礼乐,运行顺当;兵部出兵六千,前往安南,平定叛乱。” 欧阳通合上奏本,高举道:“开元三年,百业顺畅,天下安定,臣以天下臣民,启祝陛下万寿无疆。” …… “平身吧。”李绚稍微抬手。 “谢陛下!”欧阳通这才起身,退到一旁。 今年天下大水,就连刑部的案子都少了许多。 同时,今年一年,天下休兵。 如果不是安南叛乱,那么兵部会有一个天下无战,四夷宾服的赞语。 但可惜…… 不过天下无战也不是好事,时间长了,那么天下战力会一步步的被侵蚀。 将来一旦有战,必定会措手不及。 这也是李绚要出兵新罗的原因之一。 李绚目光平静看向两侧群臣,然后开口道:“开元三年,天下大水,然在诸卿的努力治理之下,大水得过,百姓安康,朕在这里,代天下万民,谢过诸卿了。” “不敢,此为臣等本职。”群臣立刻肃然躬身。 李绚微微点头,然后看向群臣当中,继续开口道:“天下大水,治理妥当,当总结经验教训,然后颁行天下,日后好照此治理,城阳县公,此事当由你处理。” 刘景先立刻站出,肃然拱手道:“臣领旨。” 李绚继续道:“秘书省,工部,将作监,都水监,还有其他各司,所涉及者当竭力配合。” “臣等领旨。”群臣肃然躬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