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次温侯派荀攸来,说明温侯还是很看重自己的。 自己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一番。 董昭也不藏着,说:“司隶连年荒芜,人烟稀少,钱粮皆靠外臣供给,非长久之计。故此驾幸长安乃上策。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当早做决策。” 荀攸当然也是赞同迁都的,不然也不会亲自来洛阳负责此事了。 荀攸笑着说:“此吾之本志也。但迁都事关重大,恐有大臣反对?” 董昭回答道:“此事易也。明告朝廷百官,以京师无粮,欲车驾幸长安,转运粮食,庶无欠缺悬隔之忧为理由劝说。众多官员定会欣然同意的。不愁那些大臣不就范。” 荀攸清楚眼前这个人见识不浅,要是招揽下来,绝对是有利于主公的。 荀攸执其手说:“温侯亲贤礼士,纳奇录异,聪慧果敢,乃世间难的明君。愿先生相助。” 董昭也清楚汉室不可复兴,天下就吕布、曹操几个人能成大器。 吕布如此看重自己,而且能清楚认识到天子的重要性,可比那曹操等人厉害多了。 这样的人值得自己投靠。 他当即作揖说道:“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荀攸大喜,和对方秉烛夜谈。 交谈下,更加敬佩对方的政治目光之深远。 也明白主公为何要一再要招揽此人了。 隔日,荀攸又去拜访了司徒王允。 王允当初是委身董卓,提拔到司徒。 董卓一死,没有了靠山,并州的那点家业也被袁绍的部下高干侵占了大半。 王允的处境可是一落千丈,连门客都遣散了过半。 接连的变故,让王允清楚自己要想在朝廷上站稳,保住司徒的位置,也是需要强大的靠山。 听到吕布幕官荀攸来拜访,他立马就将之前的不愈快抛之脑后。诚然一副吕布小妾的义父的身份,热情的款待了荀攸。 对于荀攸请求帮忙出言赞同迁都,更是满口答应。 洛阳一片荒芜,连皇帝都无安身之所,一开始是住在原中常侍赵忠的旧宅里。 后来派修缮人的临时宫殿,这才有了安身的地方。 这临时宫殿自然不奢华。十分的简陋,窄小。 皇帝刘协跪坐在草榻上,询问道:“温侯吕布上奏,言董卓余寇被铲平、匈奴被击退,关中安定。东都荒废久矣,不可修葺;更兼转运粮食艰辛。西都乃大汉旧都,城郭宫室,钱粮民物,足可备用,请驾西都。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