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希望的曙光-《清末恶徒传》
第(2/3)页
杨旭“哈哈”大笑,“断子绝孙干什么,以后你的子孙跟着我还得享福呢,咱们先这样,以后我混好了,还能亏待兄弟吗?咱们啊!前程无限,这才哪到哪?”
看着姬四宝期冀的眼光,杨旭自己也觉得希望无限了!
夜半时分,看着一箱一箱的银子运到自己家里,那心情除了激动就剩激动了!看着身边林霜在月光下洁白无瑕的脸庞,如同老酒一般,而自己就是化身月夜人狼,抱着美人尽鱼水之欢,林霜也是一脸的欢欣,看着静静睡去的男人,不顾身上经受三次的挞伐,起身拿来毛巾温水为自家的夫君擦洗身子。
随着五天时光的流逝,顾家的事情也开始平淡了下来,傍晚时分已到酉时,鸟归巢人还家,杨家确是济济一堂,杨旭办了十桌上好的席面招待一百位兄弟们,并且放下身段一个人一个人的敬酒,并把二十两银子交到其手里,很多人当场哭嚎了起来,这么多银子甚至改变的家境,原来的破落人家转眼可以吃饱饭了,这是一生的期望,当敬完酒的杨旭回到主桌上,到处都是泪汪汪之后明亮的眼神,像是一次洗礼,但是接下去杨旭的命运就跟过山车一般,从天而降,那些乡勇家丁们把憨直的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到杨旭面前“噗通”磕一个头,然后举着酒杯敬酒,往往都是先干为敬,逼得杨旭这时候不干掉杯中酒显得略有些摆架子,娘气,三两的酒杯,这近百人的队伍,好在朱志远聪明在杨旭十几杯后,把酒大量的掺水,操蛋是即便是水也撑人,喝到六十多杯的时候杨旭一头栽了下去……不过这事情被乡勇传出去却是实在人的表现,乡勇们无不夸赞,杨爷待人真实在,跟这样的人混,踏实!(不准说二)
第二天中午,杨旭才堪堪从床上爬了起来,还没坐起来,又是一头栽了下去,林霜刚端水进屋,看此情形,赶紧上前扶住,“爷,要不先别起来了,酒伤身子,以后可别多喝了。”
“这次不是有大喜事嘛,以后不是,这难受劲……”说着,眯起眼来,林霜赶紧拿来湿毛巾替他擦脸缓解一二。
挣扎着起床,想着自己还有一摊子事情呢!
坐在班房里,杨旭对县衙的书吏不太放心,就把田契过户的事情都交给攒典薛成章亲自办理,一般这事情还得由主簿查验,但是杨旭对李江河不放心,干脆越过李江河直接办理,由自己归档,一个下午顾家的田契就更名易主了,三千亩的水浇田,三千两百亩的良田加上一千亩的次一等的良田,妥妥的大地主,经手的文书都傻了,杨旭也不是小气的人,经手的书吏每人二十两银子,都是跟着自己的熟人,杨旭从来不小气。薛成章,杨旭一出手就是两百两雪花银,钱钱钱,命相连,跟着你有肉吃有奔头,你才有号召力,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想着怎么才能把土地聚拢到一起,正发愁呢,薛成章一句话就点醒了杨旭,这时候士绅地主聚拢自家的土地都是地换地的原则,当然主动提出来换地的还得给一成的抽成,因为熟佃户换成陌生的佃户,这里头有一部分亏损,薛成章主动请缨为杨旭办这件事,杨旭的想法就是把土地以赵家甸为中心全换了,这是好几户地主,好在薛成章熟门熟路,像赵家甸一个村子只有六百亩,其中一半是旱田,只有五十亩是水浇田,旁边的村子牛家铺子八百亩的良田二百亩旱田算是大村子,还有赵老汉的二女儿赵彩嫁过去的小李庄五百亩的田地,水浇田换旱田一换三,良田换旱田一换二,实在把薛成章忙得四脚朝天,几个跟办书吏也是走路带风,不过一顿劳务费撒下去都变成甜蜜的果子了,杨旭手里都是好地,最差的次一等的良田也是地主手里千金不换的传家宝,薛成章很会办事,再加上有杨旭这个县丞坐镇,换地抽成由一成变成半成,俗话说破家的知府,灭门的知县,但是那三年一届的知县哪比得上这盘腰坐下来不动的县丞的厉害,说弄死你那是文火慢炖,你怎么着都活不了,要不然顾诚能有如此身家。
赵家甸、南头村、牛家铺子、老奉场、小李庄……十四个大大小小的村子共一万三千亩地,当然相当一部分是旱田,地跨三个镇子,三个镇子两万多亩田地一半是杨旭的,不过还有一件不好的消息就是有些地主对待佃户很不错,那些佃户也愿意跟着地主搬迁,十四个村子走了近两成,这个消息对于杨旭没有好坏,走的人在当地没有私田,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一边照顾自己的私田一边当佃户种地主家的田,私田数量不多,加之当时的粮食产量不高,光靠私田填不饱肚子,杨旭之所以集中土地为的就是容易征家丁潜台词就是征兵,对于土地的忠诚也容易提供给自己的忠诚。这时候的人比较排外,尤其是一个村子一种姓氏,给人一种排外的感觉,事实上也确实排外,所以杨旭准备实行整合村庄计划,除了有私田的留下,其余的村民半个村子半个村子的拼凑在一起,再加上互相通婚加上杨旭引进的陕西流民有个五六年就杂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