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关外尚安-《靖难攻略》
            
            
            
                
    第(3/3)页
    “你这话有些歧义。”朱高煦一脸古怪,亦失哈闻言也忍不住笑出声来:“王妃听到,恐怕要怀疑殿下了。”
    “你这话……”这回轮到朱高煦无奈了。
    不过说实在的,来到大明那么几年,他也有过难受的时候,只是当初在南京时没胆子去十六楼,到了吉林城又没有合眼缘的。
    好不容易等来了郭琰,结果郭琰的年纪太小,因此朱高煦一直忍着。
    他也是人,有的时候也想找个人撒撒野,只是吉林城资源不太好,他想撒野也寻不到好看的。
    “水稻都栽种完了吧?”
    朱高煦说起了正事,亦失哈也收起笑容,点了点头:“去年的稻种,经过筛选后育苗,这次插秧了两万六千四百二十七亩。”
    “除了这些田用作稻田,其余的地都按照规矩,分别种上了豆子和小麦。”
    “明日可以开荒了,按照今年的畜力,起码能开辟三十几万亩河滩地。”
    “不过今年开辟完后,中湾的河滩地就都开辟完了,明年估计得去开辟北湾的河滩地了。”
    “北湾虽然面积广袤,但大多都是灌木丛和沼泽,想要开辟那数百万亩河滩地,恐怕得花几十年的时间。”
    “因此,奴婢想要不干脆往鸡西堡西边的丘陵开辟旱地。”
    吉林城的河滩地是有限的,能开垦做稻田的更是有限,因此朱高煦并没有觉得吉林城可以全部种水稻。
    相比较北湾的情况,开辟哈达岭西边的丘陵,显得更有性价比。
    不过开辟那边的丘陵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地方一马平川,除了北边百余里和南边三百余里外的山口,几乎无险可守。
    先前渤海军数量不多,朱高煦自然不会考虑往西边开垦,但是眼下渤海军实力膨胀,入冬前还会有两千军户北上加入他们。
    拥有这样的力量,朱高煦不去找别人麻烦就算好了,根本没有什么人敢来找他麻烦。
    唯一有能力找他麻烦的哈剌兀,还被朱棣给追杀几百里,现在正躲在兀良哈秃城舔舐伤口,无暇东顾。
    更何况,过些日子自己收拾了阿台外兰,下一个收拾的就是哈剌兀,所以向西开垦荒地,已经没有了任何阻碍。
    这么一想,朱高煦也对亦失哈说道:“入冬前,你带人去西边选一块地,修建个镇子。”
    “今年我们不卖粮食,届时许多部落会撑不下去来投靠我们。”
    “你先将南边来的两千户一分为三,一部安排在那个镇子,另外两部分别安排在安东城和打下之后的忽喇温。”
    还未出兵,就已经开始规划城池了,这不是朱高煦自大,而是对自我的清晰认知。
    西阳哈部的大部分甲兵,都在大黑山一战中被俘被灭,但凡阿台外兰有实力反攻,他也不会躲到现在。
    哈剌兀入寇的时候,是阿台外兰夺取安东城最好的时机。
    他错过了,那便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次我出征,中间应该不会再回来了,你算好时间,往肇州城准备粮食挽马,届时我回来后,便直接乘船一路北上巡边。”
    “箭矢和甲胄兵器,只要我不开口,便不要停下,继续打造。”
    朱高煦在为未来做准备,他要和辽东都司交手,甲兵就得足够多才行。
    辽东都司的战兵有四万多人,除去防守的,起码能拉出三万人和自己在旷野交手。
    击垮辽东都司代表什么,这已经不用过多赘述了,现在的自己只需要一步步走下去就足够。
    想到这里,朱高煦站了起来,往后宫走去。
    亦失哈瞧着他走向后宫,倒是没有跟随,只是眼神示意跟随他而来的两名净军跟上朱高煦。
    不久后,他离开了王府,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至于朱高煦,他则是返回了前寝宫,并在这里见到了挑灯夜读《邸报》的郭琰。
    “您回来了?”
    见朱高煦进屋,郭琰放下了手中邸报,两名婢女也上前为他宽衣解带。
    由于王府太大,郭琰在城中募了二十个年纪十五六岁的婢女,因此在有人为朱高煦宽衣解带的时候,其他婢女已经带着洗漱的用品一拥而上。
    脱下衣服的朱高煦坐在椅子上,看着婢女们为他脱鞋洗脚,洗脸刷牙。
    过了一字时,待什么都做后,他这才拔下了头上的木簪,将目光放到了郭琰身上,并随之移动到《邸报》上。
    “都看完了?”朱高煦询问着,郭琰点了点头:“已经看第二遍了。”
    她脸色有些不太好,朱高煦以为她是为了郭英去陕西平叛的事情而担心,因此安慰道:“外爷去了陕西平叛,这次是和长兴侯一起,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叛结束了。”
    “臣妾不是担心这个。”听着朱高煦安慰的话,郭琰笑了出来,并一手放到了《邸报》上。
    “臣妾看了看,这次南边的事情才闹起来,如今还没个结果,因此心中有些担心。”
    郭琰担心这次的南北榜案会牵扯到淮西的旧勋,毕竟前面几次大案,基本都牵扯到了淮西旧勋。
    不过熟知这段历史的朱高煦却安慰道:“兴许会牵扯出旧案,但不会牵扯到还存世的勋臣们,这点你可以放心。”
    “话虽然这么说……”郭琰有些担心,沉吟过后与朱高煦对视询问道:
    “殿下,您说这次陛下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惩治涉事官员?”
    郭琰对于不懂的事情,就询问朱高煦,因为她觉得自家殿下好像什么都懂。
    对于她的问题,朱高煦也想了想历史上的南北榜案结果,然后又想到了当下南京城中老朱可能面对的局面。
    似乎是想到了老朱的困境,因此朱高煦靠在了椅子上,双眼看着前寝宫的天花板,心情复杂道:“这次的案子,恐怕会让有的人大失所望吧……”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