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听到李德友的话,李凡笑了笑。 这也难怪李德友这么说,在李凡的印象中,以前李岗村的鱼塘,只要说有人要起鱼,那村里可是热闹的很。 从第1天放水,那鱼塘边就站满了围观的村民。 等到了第2天鱼塘的水放干差不多的时候,那就更是热闹极了。 一旦这主家把鱼收的差不多的时候,那一直围观的的村民就一窝蜂的冲进鱼塘。 这起鱼总归是有漏网之鱼的,小水坑里,泥巴缝里,这被村民捞到了,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了。 有的时候运气好,能捞个一大盆。 不过基本上都是小鱼,大一点的鱼就算捞到了也会还给主家。 这种情况主家也不会说些什么,也算是村子里的一个特色吧。 不过这种情况在李岗村迁址后,李凡就再也没有见到过。 一方面是村里养鱼的少了,还有一方面就是起鱼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鱼商来收了。 以前不一样,以前养鱼的时候,哪里会有鱼商过来收呀,都是村里人帮忙起鱼,然后自己拿到市场上去卖。 所以当时起鱼,都是需要村里人帮忙的。 “那倒不是,我不是想着上一次火盆,村里人出了不少力嘛,嗯,我寻思着这鱼吧,挨家挨户送一点~” 李凡叼上烟,点着后吸了一口笑着说道。 1号塘现在存鱼主要是鳊鱼,草鱼还有青鱼。 本来他是想着青鱼留下来,等到明年的时候继续放回1号糖。 可后面想了一想,没有那个必要,十条青鱼也才千把来块钱,来回折腾反而有些费事。 马上刚好也快过年了,这青鱼刚好可以拿来做咸鱼。 别看钓鱼佬们对这个青鱼大小不太满意,但如果放平常人家做咸鱼可是再合适不过了。 像李岗村家里腌咸鱼的话,一般也就在7斤到8斤这样。 倒也不是不想腌大鱼,而是这个市场上呢,大一点的青鱼呀,它不好买。 别的地方不知道,在李岗村咸鱼是越大越好,因为鱼谐音年年有余的余。 今年腌的咸鱼越大,明年余下来的财越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