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天时间,老支书这边小本本上一共登记了二十六个人,有九个还是别的村子的。 村里有人从大喇叭听说这招工信息后,想着家里有亲戚合适,这种好事自然也要带上亲戚了,于是,隔着四五里地的,也能去亲戚家告知这消息的,然后带了人到老支书这边报名的。 老支书人好,周厂长说了,可以在村子里多招些工,可没限定是哪一个村子,索性他将符合条件的都登记上了,到时候能不能录用的上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第三天的一大早,老支书安排了两辆拖拉机,将早早在村口等候的众人全部拉上,众人一齐往县城去。 而彼时,江老头这个村子,也是村长和会计租了车子,送了一车人去县城。 因为提前约好了时间,所以,这天早上,周芸也是早早的来到厂里,并且和人事科长打了招呼。 上午,人事部的小汪,亲自等在厂门口,先迎来了江家村这边的村民,一共是二十二个,其中,男同志五个,女同志十七个。 小汪在组织这些人登记时,江老头又带着村长和会计去了厂长办公室找周芸。 周芸很高兴,热情的给他们开了风扇,倒了茶水。 “叔,一大早过来都辛苦了吧,先喝点水,回头我带你们参观参观厂子。” “小芸呐,真想不到啊,你现在这样出息。”村长端着杯子,赞赏的看着周芸。 这丫头也是他看着长大的,小时候长的灵透,但是不爱说话,是个闷葫芦,没想到现在这样出息,自己发展好了,还能想着村里人,真不错。 会计也点点头,实打实的感激,“是啊,小芸,这回,咱们村的留守妇女问题算是解决了,而且,他们能进厂做工,能多一份收入,对于家庭贡献和夫妻关系都是十分有利的。” “你们客气了,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厂子的发展离不开职工的贡献,当然了,厂子发展好了,工人们也能得到最实际的实惠。 所以,我们大伙都要好好干,一起过好日子。”周芸说。 “对对对,就是这样,小芸呐,我相信在你的领导下,大伙一定都能过好日子的。”村长喝了口茶,又说。 江老头在旁直笑眯眯的看着他们说话。 他作为周芸的养父,听着村里人这样夸周芸,亦觉得与有荣焉。 过了一会,村里的二胖过来找村长。 “村长,汪同志给我们登记好了,让我们填了表,说是马上安排我们去体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