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是,如果近地拦截,影响还是非常严重的……” “无人机里边不仅仅装了炸药,我甚至能在空中就限制袭来核弹头的核物质泄露问题。” “……”庞老搓了搓手,“李颜,假若你说的为真,那如果对面袭来多个核弹,又该如何处理?” “我又不是只准备部署一套。”李颜笑了,“而且庞老,您进入思维误区了。” “怎么说?” “反核弹系统这东西……比核弹的威慑还高。”李颜说着抬头看向天空,“虽然我确实考虑了很多极端情况,但实际上,只要这东西确实拥有‘拦截’的能力,就已经足够了。” “嗯……” “就一发,只要能实实在在拦截灯塔试射的一发导弹,我们就已经实现了新威慑格局。”李颜说道,“我们有盾有矛,并且证明过我们的盾能挡住他们的矛,他们只有矛,得多想死,才敢来试试?” 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甚至不需要等到完成全面部署,只要护住了重点地区、心脏地带,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只要“天穹”真的完成了反导拦截,让李颜所说的这一对科幻玩意儿结结实实落了地,那华夏就等于把玉石俱焚的核威慑逻辑彻底击碎了。 诸位谁敢给我一发? 你给了,我可是挡得住的,但不管我挡不挡得住,你就是给了,那我他妈可就还手了。 到时候,你挡得住吗? 然后你再猜猜,我已经能挡住你的武器了,那我的武器,还会跟你的在同个层次吗? 直接就成单方面恐吓了。 庞院士站在星空之下,听着他其实早就明白的内容,只感觉血管在抽动,血液在沸腾。 2018年10月16日。 这是华夏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日子,也是“天穹”反核弹系统经过足够调试后,接受考验的日子。 李颜坐镇控制台,身边是一众不能写名字的领导。 考核目标自然是截杀官方安排的哑弹,范围就是大西北。 两台雷达,一个带天基轨道炮的卫星,部署在地面与机动基地上的五门激光炮,十个蜂群无人机发射基地。 这是李颜的牌。 不知道从哪来的哑弹,这是官方的题。 雷达全功率启动扫描的瞬间,就让领导们瞪大了眼。 上边竟然闪着一堆亮点。 “这是?” “监测嘛,事无巨细,能分析清楚就……” 系统发出警报,位于某处的发射井正在启动,已经以高清姿态暴露在众人面前。 “我猜到会这么快,所以故意设置了不轰击,否则现在这个发射井已经挨了一炮。”李颜笑道。 从大西北内部发射是没戏了,在场专家对于这套监测系统的能力无比惊讶。 “这是怎么做到瞬间识别的?” “算法与人工智能。”李颜并不准备多解释。 系统再次发出警报,两道非常刺眼的激光闪过,只见空中几块白色碎片散落,随后微型无人机瞬间发射——不过肉眼不可见,只能从雷达上看到他们以极快的速度成群地飞向被击落的哑弹。 等等,这个大小,雷达能监测到? 更令人惊讶的是,蜂群无人机到达某个位置后,突然爆开,在散落的白色碎片附近炸开了一团巨大的白烟……吗? 不是,那坨东西竟然是固态的! 被激光炮击碎的近地导弹残骸,就这么被裹住,并且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在空中飘移着。 “大型无人机启动回收,连残骸都不会留下。”李颜说着,那边六艘几乎能载人的巨型无人机已经飞到空中了。 在场众人纷纷鼓掌,全都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掌声经久不息,并且越来越热烈。 实打实的战绩,硬梆梆的成果,这套东西的精准度、反应速度、实战强度都远远超出了在场领导的预期。 不过不太对,他们看起来,还不够兴奋。 天基武器突然发出攻击指令,一炮将尚且在大洋上飞行的,走钱氏弹道、连灯塔都没有发现的哑弹击碎。 他妈的,附加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