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往事-《情满沂蒙》
第(2/3)页
几个孩子惊慌失措地跑去告诉了奶奶,说来也巧,奶奶正好要做豆腐,一锅热豆汁刚刚烧好,老人家赶紧用碗盛了,给诸葛振国灌了下去,不然非得出人命不可!
至于诸葛怀志,更是因为从小没人管,养成了不讲卫生的坏习惯,一双小黑手常常不洗就抓东西吃,几次因为腹泻差点丢了小命!
诸葛怀志记得有一次拉稀拉的几近脱水,吴凤秋背着她在乡间小路上狂奔,连夜送到卫生院,医生说再晚几个小时,这孩子就没命了!
苦日子在1974年熬到了头,吴凤秋被批准随军了!
那年冬天,吴凤秋兴高采烈的带着孩子们收拾行李,三间草屋里其实没有什么可带的,西屋的粮食留给了爷爷奶奶,小推车农具送给了诸葛怀志的大爷大娘。
吴凤秋将箱子和两把椅子,那可是家里唯一的家具,打成包装托运去了山西,又把娘四个的换洗衣裳打成了一个包袱,随身携带。
临走前的那一晚,诸葛怀志家的院子里弥漫着肉香,诸葛振国和诸葛怀志兴奋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弟弟,你知道吗?咱家有七斤半肉,七斤半!”诸葛振国咽了一口口水,兴奋的说道。
“啊?七斤半!这么多!”其实诸葛怀志对数量根本没有概念,他只是被诸葛振国的表情所震惊了,感觉这是个天文数字!
事过多年,诸葛怀志才从母亲的口里得知,由于那时快过年了,生产队里每家分了四斤猪肉,爷爷奶奶把自己分的那份又分给他们两斤,几个邻居为了表示祝贺,一共凑了一斤半肉送给他家。
那几天,前来道喜的人简直踏破了门槛,吴凤秋成天笑得合不拢嘴,在村里,除了几年前侯家出了一个随军的,吴凤秋是第二个,多少人都羡慕不已。
临走前的那晚,吴凤秋支起了大锅,一气儿把七斤半肉全部煮了,还放上了平时舍不得吃的花椒八角和酱油,整个院子香喷喷的!
生蛋的母鸡舍不得杀,吴凤秋送给了婆婆,一只红公鸡杀了在另一口锅里炖着,攒下的鸡蛋也煮熟了放进了肉锅里,准备做成卤蛋,带着路上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