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后奸邪横暴,盗贼群起,攻占城邑,杀死郡守,官吏不能禁止,明诏下派绣衣使者起兵平息盗贼,杀死的人过半数,然后才逐渐停止下来。我认为这是让犯有死罪的人赎罪的后患。 当时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也以为西羌将破,运输足以供应,就否定了张敞之议,萧望之为左冯翊三年,京师人皆称颂他,于神爵元年迁为大鸿胪。 乌孙昆弥翁归靡上书,表示要立元贵靡为嗣,要求娶汉公主,结婚内附,叛离匈奴,诏下公卿议。 萧望之以为乌孙远在西域,相信他们的甜言蜜语,万里结婚,不是好策,宣帝不采纳其议,于神爵二年派遣长罗侯常惠护送公主远嫁元贵靡。 还没有出塞,乌孙昆弥翁贵靡死,他的侄子狂生负约自立,常惠从塞下上书报告,把公主留在敦煌郡,亲至乌孙,指责狂王负约,因立元贵靡,回来迎公主。 诏下公卿议,萧望之又表示反对,他说不可让公主去乌孙,乌孙动摇不定,不坚守盟约,其效果可以看到,先前的公主在乌孙四十年,与前昆弥恩爱不深,边境也因此不安定。 这已经被过去的事所验证,如今公主因元贵靡不能立为王而回朝,从信用来说也没有亏欠夷狄,和亲不停止,征役打仗一定产生,它的原因就在这里。 汉宣帝采纳了这个意见,此后汉朝不再与乌孙和亲,神爵三年萧望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凤年间匈奴大乱,评议的人多数说匈奴为害日久,可以趁其乱发兵灭掉它。 第(3/3)页